铁画是安徽芜湖著名传统工艺美术品,又名“铁花”。题材有人物、山水、花鸟等。形式有立体和半立体的。品种除立轴、中堂、横幅和条屏(一般都用外框)外,还有合四面以成一灯的铁画灯。人民大会堂就有一副芜湖人民打造的铁画。
铁画是用铁铸成线条,再焊接而成的一种美术作品。主要是借鉴国画的水墨,章法,布局,线条简明有力,苍劲古朴。铁画工艺综合了古代金银空花的焊接技术,吸取了剪纸、木刻、砖雕的长处,融合了国画的笔意和章法,画面明暗对比鲜明,立体感强,在古代工艺美术品中独树一帜。
芜湖铁画以历史悠久、风格独特、工艺精湛、技艺高超著称于世。 铁画始于明末清初的康熙年间,由芜湖铁工汤天池与芜湖画家萧尺木相互砥砺而成,至今已有340多年历史。芜湖铁画源于国画,具有新安画派落笔瘦劲简洁、风格冷峭奇倔的基本艺术特征,是纯手工锻技艺术。 铁画特点既有国画、水墨画之境,又有强烈的艺术立体感,黑白分明,苍劲凝重,被称为“巧夺万代所未有”。 铁画的品种分为三类:一类为尺幅小景,多以松、梅、兰、竹、菊、鹰等为题材,这类铁画衬板镶框,挂于粉墙之上,更显端庄醒目。第二类为灯彩,一般由4至6幅铁画组成,内糊以纸或素绢,中燃银烛,光彩夺目,动人神魄。第三类为屏风,多为山水风景,古朴典雅,蔚为壮观。 芜湖铁画以锤为笔,以炉为砚,以铁为墨,以钻为案,锻铁为画,鬼斧神工,气韵天成。其吸取了我国传统国画的构图法以及金银首饰、剪纸、雕塑等工艺技法,以熟铁作原料。艺人们依据画稿取料入炉,经冶炼后,再经过锻打、焊接、钻锉、整形、防锈烘漆,然后衬以白底,装框成画。画面保持铁的本色,不涂彩,精致而成山水、人物、花卉、虫鱼、飞禽、走兽等各种艺术品。铁画既有国画的神韵,又有雕塑的立体美,还表现了钢铁的柔韧性和延展性,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,被誉为“中华一绝”。
管理员
该内容暂无评论